絲瓜絡和粵絲瓜絡,一直以來很多人分不清楚,以為是同一種藥材,下面對其進行詳細介紹。
絲瓜絡
【來源】為葫蘆科植物絲瓜的干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。夏、秋二季果實成熟、果皮變黃、內部干枯時采摘,除去外皮和果肉,洗凈,曬干,除去種子。原植物在廣東習稱為“水瓜”,藥材習稱為“水瓜殼”,收載在《中國藥典》2020年版一部中。
絲瓜絡藥材圖(不帶外皮)(圖片轉自“廣東藥檢”公眾號)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,平。歸肺、胃、肝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祛風,通絡,活血,下乳。用于痹痛拘攣,胸脅脹痛,乳汁不通,乳癰腫痛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5~12g。
粵絲瓜絡
【來源】葫蘆科植物廣東絲瓜的干燥成熟果實。為廣東習用的“絲瓜絡”品種,以“粵絲瓜絡”的名稱收載在《廣東省中藥材標準》第三冊中
粵絲瓜絡藥材圖(帶外皮)(圖片轉自“廣東藥檢”公眾號)
【飲片特征】
為筋絡交織而成的網狀小塊,表面淡黃白色,體輕,質韌,有彈性。橫切面可見子房3室,呈空洞狀。氣微,味淡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 除濕火,通脈絡。用于濕火傷筋絡之胸脅脹痛、筋絡疫痛、關節不利,婦女血脈壅滯之乳汁不通,肛門酒痔等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 用量 9~15g。
共有條評論 網友評論